寅月不好认识,认识有偏差,都是正常的,但偏偏有自以为能的,要拿这寅月来做文章来标榜自我之能,寅月,终于成了别有用心天生内毒的人,攻击别人的工具!罪不在寅,罪在人心!
寅月,为正月,为中国人过春节过大年的那一个月。节气为立春。
寅,从丑而来,寅丑同为艮卦,在12消息卦中,初二三爻为阳,四五上爻为阴,卦名地天泰,我们经常讲的三阳开泰,就是这个泰卦。我们也经常听到困顿不堪的人,总在祈祷否极泰来。天地否,地天泰,阳爻为尊,甘于居下,是为德,哪有现代人那种狂傲不自知?德不配位,必见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丝毫不爽!
艮,就是止,丑寅两支,同在艮卦,冬天过来,要向春天转变,这个过程中,土的变化是首先止寒。这止,是不动。艮为山,山不动,以止来阻挡,阻挡为门。所以艮卦有山有门像。
艮卦从丑开始,寒到此为止,不再继续发展,之后太阳作用,木生气开始有布温,甲是天时布温作用,寅是甲的作用到地。但是艮卦土,在寅,甲所布之温尚不足以抵消余寒。故而,寅月,为余寒。
讲到寅为余寒,很多人,就要讲到体用,体与用,本来也确实能说明问题,但,从我与各路爱好者交流来看,这“体用”,同样的,不好用,是个让人懂不起的玩意,所以,对于如我一般的笨蛋,不谈体用也罢,用不上“体”“用”这种高大上的名词,同样的,一点也不影响识命推命。所以,不懂体用的,就权当“体用”算个屁好了。
不懂体,那我们就讲基础,讲原本的样子。丑是地球厚德止寒,寅是太阳作用,同是在艮卦,寅是受温的土,比丑阳气要重。寅中有甲木,有丙火,阳主文明光明。冬天过来,从丑到寅,一见阳光,万物生发,所以寅就有喜庆像,六壬称甲寅为青龙。
寅中有木火,有动像。寅从丑寒来,丑中有金有水,金主刀,水主暗,主险,主毒,是坏人坏事,现在到寅了,有温了,没了刀没了阴毒,木温了,木表仁慈,木表语言文字,火表示光明,寅就是向善向文明像。但是要注意,寅,还在艮卦,还没有到震。文明没出头,寅只是有向温向文明向光明。
我们对地支的认识,一再强调,要从温度来,离了温度,讲什么都不好使。虽然如此,但认识地支,却又不是一条路径,要两条腿走路,才不至于迷茫。
第一,从后天卦方位时序论,寅在艮卦,属土,强调的是土止寒功能,寅为艮卦之土,本性是止寒向阳。
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大众广泛的认知看,寅,为春天春季的第一个月,寅的本气是木,寅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并且,甲木禄于寅,寅能代表甲在地支的状态,所以寅,五行当木看,同样是天经地义的。寅为木,当然能克土,能生火,耗金,化泄水,都是木的五行“形”的作用。
我们认识寅月,还是得紧紧抓住这温度来。
寅,从寒冬腊月而来,在中国,正是春节期间过大年那一段时间,在中土以西以北,多是寒冷的,甚至是彻骨寒。常人感受就是冷得很,所以,普遍的,寅月,是余寒,丑月过来的寒的余威仍在。
凡事都有例外,特别是在转接之地,寅月,春节期间,有些年份,不但不冷,反而感觉是温暖甚至感觉夏天就要来了,那这种年份的寅月,就是温的。
寅月,虽然多半是余寒,但也完全可能是温暖的。寒凉代表的是阴,而温热代表的是阳,阴阳对立,是阴就不可能是阳,是阳就不可能阴,所以,不同年份的寅月,就可能出现或者余寒或者成温阳的两种不同情况。
阴阳主体不同,就直接导致我们用什么因素来平衡的选取用神不同,这就是寅月最难收拾的地方,一旦主体阴阳判断出错,则用神选取必然出错,用神选错,则一切判断,必然是与事实相反。
哪些年份寅月为余寒,哪些年份寅月表现是成温了呢?
我们知道,一个命局,主体在年月,根据个人反复多次推敲,现在基本可以定下的几个判断标准:
一、年月干支两组,只要年干、年支、月干三个地方,其中一个地方见水,寅月就判断为余寒。包括天干壬癸水,年支亥子水,包括年支丑,所有的寅月,均为余寒判断。年支辰虽然含水,但辰已是五阳之地,不可贸然下结论。
二、年月干支两组,不见火透天干,年支不见巳午的,年干、年支、月干,见金动,基本判断为余寒。
三、不见金水动在年干年支月干,年月只见木火的,判断为成温,阳主体。
四、年月干支两组,见金见火,尚需较量权衡。
五、年月干支见土,不见金水,以成温判断。
以上是大体,细节仍需推敲。
寅月,十干12长生,甲临官,乙帝旺,丙戊长生,丁己死,庚绝,辛胎,壬病,癸沐浴。值得注意的是,寅月所确定的十干12长生,是针对寅月正态成温状态下的衡量,在寅月余寒状态下,虽然十干12长生有其名,但名与实不能统一。比如庚金在寅为绝辛金在寅为胎,从12长生名称上显示庚辛气数很弱,但在余寒的寅月,由于癸水气数不弱,进而影响庚辛气数状态,阴的作用同样不弱。再比如,虽然丙火在寅月为长生,但余寒主体下,丙火体现的只是生气的积极动性,而实际布温效果不明显。又比如,乙木在寅月,虽然名为帝旺,之前讲过,成气阴干在帝旺之地并不是强气,那在余寒的寅月,乙木这个帝旺,虽然有帝旺之名,但实际乙木在余寒的寅月,成气木温气数状态几乎可以视同为无。
寅地支与其他地支的关系。
寅与卯,从五行“形”的角度看,寅卯正五行都属木,是比助关系,但从后天八卦看,寅在艮卦属土,而卯在震卦属木。
寅见辰,五行木克土,阴阳木温土。
寅见巳,寅巳,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朋刑关系,寅能刑巳,而巳不能刑寅,寅刑巳的关系,一方面是刑旺巳中火土,另一方面是刨出巳中庚金,根据不同的阴阳主体,或刑伤庚金,或激活庚金凉土晦火。寅和巳,还有一层关系,为穿,寅巳互穿,藏干全面作用。
寅见午,为木生火,火暖木,寅向中神靠拢的半合关系。
寅见未,为寅见墓,入墓,寅见未虽然正态弱,而阴阳不弱。
寅见申,为寅申冲,寅在成阳状态,对立的申中金水被否定。寅在余寒状态,反受申中金水之累。寅为功曹,申为传送,寅申冲多道路车灾。
寅见酉,为绝,木受金克,金受木阳。
寅见戌,为拱,拱出中神午,亦有木克土关系。
寅见亥,寅亥合,寅在成温成阳状态,寅中火土克亥中壬水。寅在余寒状态上,寅中木火受亥中壬水之伤。
寅见子,为水木关系,余寒则受水浸,成温成阳则受水润。
寅见丑,为同宫关系,寅见丑为退气。余寒寅见丑则凶,成阳寅见丑则吉。
寅,也是警察,丑是狱警,寅是社会治理警察。
寅为甲之禄,甲透,则积极上进。木主仁,成阳人仁慈心善。
木主直,寒重愚直,阳重忠直。
木主语言,寒重见火则能说会道,阳重过之则滔滔不绝言之无物,受水寒重则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