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成为节假日的设置 各个朝代对清明的设定不同

风水命理

清明成为节假日的设置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人们能够自由选择生活的历史时期,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选择唐代。大唐的富庶与繁华,大唐的浪漫与潇洒,也许还有大唐的节假日,都是吸引人们选择它的砝码。唐朝以前的所有朝代,还没有哪一个能够像它那样安排人们在那样繁多的节日里休闲放假,更没有一个朝代会在寒食清明节放假,假期的长度甚至与最为重要的节日——元正一样。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的话,会发现,在唐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寒食清明节的假期是越来越长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到了代宗大历年间,就已经规定“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德宗贞元六年又将假期增为七天,所谓“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这一增长的趋势直接反映了国家对寒食清明节的重视,也反映了民间对寒食清明节的重视。同时不可避免地加深了时人对清明日的关注,或者说强化了时人以清明为节的意识。

知了的幼虫变成蝉,要蜕去那一层棕色的皮。节气清明要变成节日清明,则必定包进约定俗成的活动,融入情感以及我们所看重的“意义”。似乎没有理由说节气清明必然要变成节日清明,但历史成就了这个变化。借着寒食节的盛行,这个变化终于在唐代完成了。

各个朝代对清明的设定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关系并非止于节气清明因寒食节的兴盛而化成为节日,还在于清明节的习俗深受寒食节习俗的影响,无论是清明节的上坟扫墓还是踏青游戏,都不过是寒食节习俗的延续和挪移。清明节将死亡与再生、欢乐与伤情融为一体也是承继了寒食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直存续到现在,也许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很多很多年……

在唐代,上坟扫墓、改火、治蚕室、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节的习俗活动。李山甫有首诗,反映的恰是唐代清明节的盛况,题曰《寒食》:

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宋代的清明节俗基本沿袭了唐代,依旧上坟改火,也有皇帝将新火赐予大臣的仪式,而且也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十分热闹。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周密《武林旧事》“祭扫”等分别记载了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等地清明的习俗与时人过清明的盛况,北宋画家张择端更以细腻的画笔,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清明时节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风俗景象。这里且以《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展示北宋都城的清明节。

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幰,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䭅、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市坊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旄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在北宋汴梁的清明节里,人们要上坟扫墓,皇家亦不例外,这时还形成了此日拜扫新坟的习俗。除了上坟扫墓外,更多的人醉心于出游宴饮。他们三五成群,带着酒食玩具来到空旷的原野,围坐于树下花丛,歌舞饮酒,直到日薄西山,暮色四合,方在恋恋不舍中转回家去……节日里,连军人也不甘寂寞,他们在激烈的“摔脚”活动中感受春日的气息。

元代以迄明清,唐宋时期十分盛行的清明节皇帝赐大臣新火的仪式没有了,但是上坟扫墓之风并未稍减。“时遇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说的是元代的扫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说的是明代的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说的是清代的扫墓。实际上清明节扫墓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此外,踏青出游、荡秋千、放风筝、插柳亦活跃在时人的节日生活中。据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的记载,在扫墓之余,“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是许多明代人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还盛行清明节迎城隍祭厉(厉即无祀之鬼)的做法。城隍是我国民间信仰世界中的城市保护神,也是拘管亡魂之神。厉则是无所归依的孤魂野鬼。在传统社会许多人的眼里,那些横死的、夭亡的人死后会成为厉,经常祸害百姓。为防民患,明、清时期各府州、县都设立厉坛,礼部还颁发定礼及钦定祭文,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抬城隍出巡致祭,称作“三巡会”。以清明为例,祭祀前三日内,先由地方官员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奉陪于左右两侧。

迎城隍时热闹异常。在上海,迎城隍神至厉坛,仪卫整肃,吏民执香花拥导,设行馆于东、南、北三门内,到晚上才以华灯引导返回。在崇明,迎城隍时,还有社火或涂粉墨、扮故事等热闹活动。在江苏吴县,“是日,府县诣虎丘厉坛祭无祀孤魂,府县城隍神及十乡土谷诸神以次临坛主祭陪祭。巡抚都土地诸神督祭各境,均舁其神像至坛,谓之‘合会’”。官方主持民众广泛参与的祭厉坛活动持续到清末才告结束。

结语:以上是四象星座网小编整理的“清明成为节假日的设置,各个朝代对清明的设定不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End
泸州人说的“割裂”到底是什么意思?正确的写法是这样吗?方言的意思,就是地方人大概都懂,未必能形成全国普遍的认知,不管是雅言和国语还是普通话的时代,方言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地域性,但是又不能让它彻底消失,
算命的说,这3生肖女今年最旺夫,龙财运格外好,富贵发财总有那么一些算命先生口中的幸运儿,比如今天我要说的这三种生肖的女士们——鼠、龙和蛇。她们在龙年的财运可谓是突飞猛进,福星高照,无论是财富还是命运,
笔者在为人提供预测服务的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客户的八字,需要通过八字判断客户运势的一个大概的起伏情况。有些客户对于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八字有所担忧,担心自己八字透露出去后会被“借运”。下面的文章笔者为大家分享
谢咏命理详解~五行缺啥怎么算出来的,怎么知道自己命里五行缺什么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命里五行缺什么,中国著名命理大师,谢咏老师详解,怎么知道自己命理五行缺什么,中国著名命理大师五行缺啥怎么算出来的?相信很
所谓“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有很多事儿,都是不由人来决定的。命如何,运如何,人生就如何。命数的导向,就是人生的走向。总有人运气爆棚,命好福厚;也总有人运气浅薄,命苦福薄。这,都是不好说的。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夫妻离婚,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结束但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依旧在那么在法律中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判定?让我们一起通过真实案例了解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结婚六年,她把家暴丈夫告上法庭李某跟陈
十二生肖,这一源自古老东方的文化符号,历经千年沉淀,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在当今社会,十二生肖文化依然具有其独特的现实价值,与
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从恋爱到结婚,现在已经将近10年了。没结婚之前,我有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上班轻松待遇不错,但是因为孩子的原因,只能把工作辞了,自己看。孩子刚出生那会,他偶尔还会帮着我做点家务,没出一
从命理上讲,日主即为命主本人,女命官杀为配偶星。而其生日坐支为夫宫,身旺身弱喜忌不同,配偶星与夫宫所临十神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婚姻质量也相应不同。一,从配偶星看官星,为女命配偶星,代表女命的男友、老公,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现在很多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别人的父母了,当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平安,不惹是生非,不配同学欺负,也不欺负别的同学,大家和睦相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